|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无障碍|繁体|武汉市人民政府|登录|注册

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要点

2025-01-23 10:00  |  来源: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索 引 号 MB1876805/2025-04274 发布日期 2025-01-23
发布机构 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主 题 词 有 效 性 有效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集中统一管理方向,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中彰显机关事务担当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化集中统管,落实颗粒归仓。一是聚焦登记拓面提质。组织专业测绘机构逐家清查实勘市直机关单位房产基础信息,在我市历史上首次摸清办公用房资产家底家业。目前,市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完成率100%,市本级党政机关其他房产及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房产登记加快同步推进。二是聚焦保障效能提升。集约调配保障市委社会工作部等7家涉改单位办公用房,为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实施保驾护航。完成5家市直机关单位维修项目审核报批,切实实现降本增效。按要求组织完成全市政策性住房清理整改。三是聚焦资源盘活利用。按照全市大财政体系建设要求,联合财政部门开展“三资”清理,将1.2万平方米低效闲置房产依规注入国投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唤醒沉睡资产;将0.52万平方米房产划转至康养集团,助力养老产业发展;腾退2.83万平方米沿江优质房产,支持汉口历史风貌街区建设。

(二)把好公车“三关”,压实管理责任。一是严把公车“编制关”。完成市投资促进局等10家涉改单位公车编制核定及车辆调配工作,协调市公安局及相关区为长江新区调配公车97台,有效保障涉改单位车辆正常运转。二是严把公车“审批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开展公车更新,2024年度市直机关单位公务用车更新审减率57.48%。除无适用车型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外,市直机关单位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100%,各区比例由往年平均值30%上升到93%。我局关于新能源公务用车推广使用经验做法受到交通运输部、国管局等5部委通报表扬,同时获市领导批示肯定。三是严把公车“监管关”。制发《市直机关工作人员文明驾驶倡议书》,及时通报不文明驾驶、不规范停车及公车私用等情况,公务用车监管率100%。联合财政部门针对“小坏大修”“过度保养”等违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将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纳入公车监管工作体系,有效遏制“车轮上的腐败”。

(三)完善节能机制,抓实绿色转型。一是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围绕公共机构节能“十四五”工作目标,通过搭建绿色低碳智慧管理平台、抽查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等方式,加强对公共机构用能情况的监督管理。2024年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4.01%4.82%5.61%二是推动节能融合式发展。联合发改、财政等部门加大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支持发挥合力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机构绿色转型。开展“碳启未来·绿色机关”共建活动,并结合反食品浪费、生活垃圾分类、创建无废机关事业单位、塑料污染治理等工作,推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取得实效。三是推广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协调市政协办公厅、生态环境局等市直机关单位先行先试,打造能源费用托管的示范典型。目前已经实施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市中心医院等一批能源费用托管重点项目,其中武昌区115家公共机构实行了全域整体托管,全市合同累计金额超10亿元,合同期内预估节约标准煤约1.7万吨,减少碳排放约4.5万吨。

(四)聚焦所需所盼,做实红色服务。一是做到靠前服务。坚持党委政府有部署、机关事务有行动,全程参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服务保障工作,协助完成全市党纪学习教育、“两会”以及武汉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车辆应急服务、政务会议场所以及文印、餐饮、物业等后勤服务保障率100%。二是做细贴心服务。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四下基层”。局班子成员先后前往“四大家”、16个区(功能区、开发区)、86家市直机关单位等调研机关事务工作,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68项并实行“销号式”清单管理,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做好高效服务。通过建立联动机制、规范巡检巡查、加强考核评价,提高服务保障“四大家”质效,确保错峰服务“零打扰”、应急保障“零险情”、安全运行“零事故”。优化后勤服务模式,在部分市直机关食堂试点“E餐通”,实现就餐一卡通,提升干部职工的体验感、满意度。

(五)促进“三化融合”,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大力推进法治化建设。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实现我市机关事务领域综合性制度“零的突破”。配套制定《武汉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为建立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管理体系提供政策支撑。二是有序推进标准化建设。着眼提升后勤服务效能,制定出台《武汉市党政机关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填补了我市党政机关物业标准的空白,为推动解决党政机关物业服务内容及质量要求各异、评价考核管理各自为政等现实问题提供指引和参考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武汉市机关事务一网统管智慧平台建设项目得到财政、数据等部门的支持并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整合房产、公车、节能、数字公物仓、智慧食堂等平台系统功能推动机关事务一网通办、一网共治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理论攻关,课题成果《体制与数字技术互嵌:武汉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探索》获2024年度全国理论研究一等奖。

(六)铸造服务品牌,壮实先锋队伍。一是实施铸责工程。压实“从严治党”三级责任,做好政治巡察和党建督查“后半篇”文章,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铸才工程。办好“机关事务大讲堂”,采取跟班学习、岗位练兵等形式,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坚持严管厚爱相统一,按季度评选履职尽责“优秀”个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鲜明导向。三是实施铸旗工程。成立“红管家”党员先锋队,开展“亮党徽、优服务”行动,机关事务“红管家”获评市级党建品牌,清廉“红管家”获评市级纪检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一是公物仓制度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工作机制、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闲置资产覆盖面不广,盘活效能有待提升。二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市直各部门无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经费预算,机关事业单位充电桩使用回报率较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安装积极性不高。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纵深推进难度较大市级层面统筹合力较弱,缺乏联动机制,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还不够。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落实全国、全省机关事务工作会议要求紧扣职能目标,在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谋实策出实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加大低效房产盘活处置力度,有力支持汉口历史风貌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做好房产权属统一登记收尾,强化成果转化利用和资源统筹调配。严格把关办公用房维修项目审批,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提升公务用车监督管理质效。加大新能源公务用车推广力度,发挥党政机关示范效应。加强公务用车编制管理,提高公务用车监管力度。完善市级执法执勤用车保障机制,指导各区执法车辆保障基层行政执法需求。

(三)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第三批绿色低碳机关,2025年底市本级党政机关实现全覆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碳排放分别比2020年下降5%6%7%。推进能源费用托管工作,推广光伏发电、充电桩等绿电项目实施。

(四)深化武汉公物仓建设。建立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增强虚拟仓功能,规范实体仓运营。完善跨层级、跨区域调配程序,探索从“公物管理”延伸到“公务服务”。多元化资产盘活路径,推动资产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五)加快数字信息赋能。对标全国一流,打造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全协同的机关事务信息化平台,加快研发办公用房管理子系统,整合优化OA办公、机构节能、公务用车等业务子系统,实现机关事务“一网统管”。

(六)优化服务保障品质。始终把服务工作谋在前、想在前、抓在前,完善重点保障区域联动服务机制,力争做到“有呼先应、有呼必应”,不断提升供水、供电、供气、应急、安保管理效能,突出会务、交通、文印、物业、食堂服务品质

(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持续开展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建设,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发挥机关事务“红管家”旗帜引领作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